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又是一年清明至,人们或返乡祭祖,或云端寄思,以各种方式缅怀先人、寄托哀思。但在这个数字化时代,我们的祭扫方式也在悄然改变:线上献花、网络祭扫、电子红包……这些便利的背后,网络安全风险也随之潜伏。作为您的网络安全守护者,我们提醒您:在追思先人的同时,也要筑牢数字防线,让清明更安心、更清朗。
一、清明祭扫,警惕这些“数字陷阱”
1. “免费祭扫”背后的诈骗链接
近年来,不法分子借“免费网络祭扫”“代客祭扫”等名义,伪造虚假网站或小程序,诱导用户填写姓名、身份证号、银行卡信息,甚至直接发送“木马链接”。点击后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或账户被盗。
2. “扫墓红包”成诈骗工具
朋友圈中,有人以“清明祭祀赠红包”为名,要求用户扫码领取,实则暗藏钓鱼程序。一旦扫码,手机内的支付信息、通讯录等可能被窃取。
3. 祭扫直播被“黑”?小心隐私泄露
部分人选择直播扫墓过程,若未设置权限或使用不安全的直播平台,可能被黑客入侵,导致家庭隐私暴露,甚至引发骚扰。
二、清明网络安全防护指南
1. 警惕“低价祭扫”“免费服务”陷阱
- 选择正规官方网站或知名平台进行网络祭扫,勿轻信陌生链接或短信中的“优惠活动”。
- 下载应用时认准官方渠道,避免从不明网站或第三方平台安装。
2. 保护个人信息,谨防“精准诈骗”
- 勿在陌生页面填写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。
- 收到“祭祀退款”“账户异常”等短信时,务必通过官方客服核实,切勿直接点击链接。
3. 线上祭扫,隐私设置不可少
- 使用社交平台分享祭扫动态时,关闭定位功能,避免暴露家庭住址等信息。
- 直播祭扫时开启“观众权限管理”,防止陌生人加入或截图传播。
4. 家庭网络安全,从设备防护开始
- 及时更新手机、电脑系统及安全软件,修补漏洞。
- 为家庭网络设置高强度密码,避免使用“123456”等简单组合。
三、网络安全小贴士:清明出行必备
- 公共场所WiFi慎用:祭扫途中连接公共WiFi时,避免进行支付操作,防止信息被截取。
- 电子墓碑需加密:若创建线上纪念空间,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,谨防被篡改内容。
- 教育长辈防骗:家中老人可能成为诈骗目标,提醒他们不轻信“故人托梦”“祭祀缴费”等话术。
四、以科技守护清明,我们与您同行
在清明这个充满温情的时节,网络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对每一位用户的责任与关怀。作为专业的网络安全服务提供商,我们始终致力于为企业和单位提供全方位的防护方案,包括:
✅ 企业级网络安全监测:实时预警钓鱼攻击、数据泄露风险。
✅ 信息保护服务:检测隐私泄露,提供修复建议。
✅ 应急响应支持:7×24小时守护,助您快速应对网络安全事件。
清明,是追忆与传承的时刻,更是安全与责任的提醒。愿您在慎终追远之际,既能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,也能享受数字生活的便利。让我们携手筑牢网络安全屏障,让清明祭扫之路,平安、清朗、无忧!